本帖最后由 Dido 于 2016-3-13 17:29 编辑
离钱近的地方,商业竞争总是很激烈,VR 也不例外。
至于 VR 怎么火的,还得从一家叫 Oculus 的公司说起。
他们三年前想搞个众筹做眼镜,一个月就顺利筹了 200 多万美刀,后来居然开森地融了 7000 多万美刀 !
接着 Oculus 就被 Facebook 砸了 20 亿美金给收购了,业内都懵了 ……
然而,Facebook CEO 扎克伯格却觉得自己做了一笔好买卖,并放话预测说:" 未来 VR 是主流的通讯交流平台。"
扎帅一放话,大家就开始重视,然后如今业内大佬都在做 VR。
VR 为什么会这么强悍 ?
来,让我们想想以下画面——
你窝在沙发上,选好了想看的电影,戴上 VR 眼镜,然后你就进入了虚拟的 IMAX 影厅,有一种包场的快感。
你可以邀请随便什么人和你一起观影,他 ( 她 ) 就坐在你的旁边,你们可以边看边聊天,不用担心吵到别人,不用被不讲公德接电话的人打扰,周围没有爆米花的气味,也没有后排正在【哔】的小情侣。
当你戴上眼镜,可以立刻出现在 AKB48 公演、《我是歌手》、奥运会,或者 ChinaJoy 的现场。
当亲人挚友离开,你戴上 VR 眼镜,大家又能围坐在餐桌前其乐融融,仿佛他们从未走远。只有当你摘下眼镜,才会发现有泪水默默划过脸庞。
于是问题就来了,作为一个准备涉足 VR 的厂商,都需要准备什么 ?
首先,价格是首要的制约因素。
根据英国移动咨询公司 CCS Insight 的报告显示,到 2016 年底三星 Gear VR、View-Master DLX VR 等的智能手机 VR 头盔的销量将达到 1300 万个,而头戴式设备的总销量预计 1500 万个,其中有 200 万个会是 Oculus Rift 和索尼 PlayStation VR 等高端头戴式设备。
所谓的高端设备——不求最好,但求最贵 !
Oculus 给自己的产品定价 599 美元,而且这还是个良心价,要知道 HTC 的同类产品定价 799 美元,能顶一台最新的 iPhone 了 !
然而,只有硬件还远远不够,想要流畅运行 VR 游戏,还得要一台拥有体面独立显卡的 PC。遗憾的是,全球符合虚拟现实标准的 PC 仅有 1300 万台,不足整体数量的 1%。
和手机不同,没有了视频功能,手机还可以用来打电话发微信,而 VR 眼镜离开了 VR 内容就是一坨压在头上的塑料玩具 ……
由此来看,假如 VR 设备价格持续居高不下,玩家们对 VR 游戏的热情会暴跌,只有不知道多久以后,VR 设备价格开始跳水,相匹配的软件大量涌现,VR 游戏才会掀起真正的热潮。
那么,既然价格虚高,吸引玩家就只能靠营销,可又有什么好的营销方式呢 ?
没有好的内容,凭着无聊的视频和三寸不烂之舌就说服玩家掏钱 …… 你当大家都傻 ?
所以,在 VR 发展初期,从业者会长期面临着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。
没有成熟的保证,没有可预知的前景,发行商和开发者会冒着巨大的风险,顶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去研发内容吗 ? 顶级 IP 那么多,钱还很容易赚,哪有时间去研发 VR,谁知道 VR 未来能不能挣钱 ?
对此,大多数企业都会持保守和观望态度,VR 发展的进程可能会因此步履蹒跚。
综上所述,想要在 VR 领域真正脱颖而出,必须具备两个基础条件:第一,强悍的技术和材料应用能力 ; 第二,强大的内容制作和获取能力。
因此,VR 硬件商一开始就必须开始考虑内容的事,要通过各种形式直接参与 VR 内容的制作,毕竟用户为内容买设备的情形要远多于为设备而买内容的情形。
但是,子曾经曰过,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VR 硬件商长期去做内容,其实既不现实也不经济,因此 VR 将导致内容产业重新洗牌。
就像当年苹果推出 iPhone4 引领智能手机时代,导致别家竞品一夜过时一样,VR 领域也正处于变革的前夜。
无论你曾经多么狂霸酷炫叼,VR 都会把你与别人拉回到同一起跑线——最简单的例子,全世界至今还没人成功拍过真正的 VR 大电影。在这个阶段,说不准哪个无名之辈就会瞬间成为新时代的斯皮尔伯格。
尽管一切才刚刚开始,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已经在发生,但和所有其它产业一样,最终能够胜出的只会是极少数。除了 Oculus 已经抢先起跑,其他人大致都半斤八两。
若干年以前,当 PC 和互联网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,没有人会想到如今的世界会是什么样。而让这个世界改变的人很多,包括从哈佛退学的盖茨、屌丝气息十足的乔布斯,还有看着怎么都像个路人的扎克伯格。
所以在若干年以后,恐怕那时候的人也很难想象产业巨头们曾经的样子。如果你把握住机会,你很可能就会成为新一代的产业巨头,成为下一个盖茨、乔布斯、扎克伯格、斯皮尔伯格。
来源:myzaker.com |